中國力求增加鐵礦石有效供給
2012-12-04 10:01:18 來源: 評論: 點擊:1
根據對建筑、機械、汽車、能源、造船、家電、鐵道和集裝箱等行業今年運行情況的分析,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用下游行業消費法預測今年中國鋼材實際消費量為6.4億噸,同比增長3.6%。綜合預測2013年中國鋼材實際需求量為6.66億噸,同比增長4.1%。
根據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的2013中國鋼鐵需求預測成果,今明兩年中國粗鋼產量分別為7.16億噸和7.46億噸,同比分別增長4.5%和4.2%。
對于鋼鐵原材料需求而言,根據今年生鐵6.67億噸的預測,今年中國消費的鐵礦石成品礦約為10.67億噸,同比增長4.6%。今年前10個月,鐵礦石進口6.1億噸,預計今年進口量約為7.3億噸。
根據2013年中國生鐵產量6.94億噸的預測,明年鐵礦石成品礦需求量為11.1億噸,同比增4%,預計明年進口鐵礦石約為7.6億噸左右。其中,進口鐵礦石比例仍在60%以上。
提高海外礦有效供給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說,進口鐵礦石對外依存度將長期保持在60%以上,但進口鐵礦石品位下降,許多進口鐵礦石品位較低。
目前,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3大礦山控制全球60%以上海運礦量。此外,印度等國扶植本土鋼鐵產業發展,對鐵礦石出口實行限制,未來許多資源國家料將實行資源保護,中國鐵礦石進口將面臨多重制約因素。“所以必須切實提高海外鐵礦石的有效供給。”李新創說。
在中國去年進口的6.8億噸鐵礦石中,中國的海外權益礦占比不足10%。根據“十二五”期間目標,2015年將在海外形成2億噸新增基地產能。李新創估計實現此目標最快需要10年。
李新創說,在國內缺礦的情況下,許多國內行業投資海外礦業,但投資有些盲目。“如果海外權益礦平均每噸開采成本超過100美元,肯定倒閉。但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噸開采成本在40美元~50美元之間。不要因為某些失敗的權益礦影響中國企業走出去。”李新創說,今年鋼鐵行業的局面是10年前不作為所致,鋼鐵行業為鐵礦石漲價多支付3000億美元。
李新創說,任何海外項目都有合理規模,并且開發項目有很強的技術性,一些企業沒有有效規避技術,再加上國外種種風險導致項目失敗。然而,在非洲和南美則機會較多,比如在南美開采噸成本為30美元左右。3大礦山平均噸開采成本為30~40美元。“中國的海外權益礦應該超過3億噸。否則從進口多元化方面來解決鐵礦石供應被制約問題將很麻煩。”李新創說。
再呼吁國產礦減稅
此前,有消息稱,工信部經過長期調研,對國內鐵礦類企業的減稅方案已經成形,將會同財政部、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辦公室一起上報方案并積極爭取通過,有望實現鐵礦類企業綜合稅負率減半征收。據悉,目前國內鐵礦類企業負擔過重,綜合稅負率約25%,減稅目標是減掉10~15個百分點。“我們一直在呼吁國產礦減稅,但最終能不能實施還不知道。”李新創告訴國際商報記者。
李新創說,國內礦山行業稅負近25%,國際礦山稅負則不到10%。“中央和地方各種稅費建設成本過高。”“國內礦山的高稅負實際上抬高了進口礦價。如果國內礦山稅負成本減到10%,進口礦價將下降。”李新創說,國內礦降稅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成本,多大程度影響進口礦價則取決于降稅費的力度,至少能保證國內礦供給不至于下降太多。
他認為,中國對鐵礦石剛需達7億噸以上,目前鐵礦石國際供求平衡,而3大礦左右價格的局面沒有改變,所以明年國內礦不太會撼動進口礦價。
目前,國內礦噸開采成本為800元~1000元,且成規模的礦較少。
中國應做鐵礦石期貨
對于國外運作已有數年的鐵礦石金融衍生品市場,李新創表示支持中國鐵礦石向期貨轉型。“從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看,商品的金融屬性在所難免,不是簡單反對抵觸就能改變的。”李新創說,“中國不做,新加坡、印度、美國都在做鐵礦石期貨。你不做,別人在做,你又擋不了,而鐵礦石最大的消費卻在中國。中國應該參與,積極研究學習運用鐵礦石期貨,促進鐵礦石價格更合理。”
3大礦山前5位股東都是世界金融巨頭。“若不積極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保護自己,將不利于扭轉被動局面。”但李新創仍認為扭轉鐵礦石供給受制于人的根本途徑是增加有效供給。
目前,國資委限制國企做鐵礦石掉期和期貨。李新創提出,需用改革的姿態面對這個問題。“如何更好地做好鐵礦石期貨,防止對鋼鐵行業產生不利影響,對標的、倉儲等有待進一步研究。”李新創說。